王陽明內聖外王的九九方略(96.11.06)
周月亮著‧詠春圖書公司出版

王陽明即王守仁,浙江餘姚人,明代大儒,著有《王文成公全集》。 

1、王陽明堅決主張必須在事上磨練提真功夫,陽明的哲學是:萬物皆備於我,化任何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要想「長」,就得想辦法全面的養。 

2、陽明的過人之處,是將儒、墨、釋、道的精華一體化為「心學」。

 3、陽明總是能把淺近的目標和深遠追求結合起來,這自然是其智力有餘的表現,更是胸有大志的緣故。 

4、陽明築室「陽明洞」,目的是「保命」;調息、調心、排除雜念、收氣、靜坐,積久「心靜而明」,能敏感地意識到一些問題都是可能的。

 5、「心學」的一個最智慧的法門就是能將「萬物皆備於我」,能化一切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君子友我,小人資我,難難困苦玉成我。 

6、只有知行合一,才能道術一體,只有道術一體,才能成為聖雄。陽明「心學」的要招,在於以「致良知」立大本,又以「格物」為致良知的功夫,從而成為情能盡性,用能得體。 

7、陽明為自我修養定下教條,為:(1)立志;(2)勤學;(3)改過;(4)責善。 

8、陽明重視「修德積學」,並稱:「養心莫善於義理,為學莫要於精專;毋為習俗所移,毋為物慾所引」。 

9、「泰然原則」是禪學與心學共同標舉的最佳心理原則,只有依循「天理」的生活才是値得過的生活,才能從中上達不朽。 
10、人忘己則大,大至同於天地;私己則小,小之且不如物。 

11、王陽明的以「誠意」為起點,則一上道就在道德軌道上,每活一天都是在為自己的「心」升入至善之境而做工夫,所以「誠意」,就是「為善去惡」。 

12、「致良知」是種自力更生,赤誠正信、自信其心、日新日日新的做人做事,一體化的修養、實踐、學習的過程。能真誠地想「致良知」,就擁有了「良知」。「良知」就是沒有理障欲蔽的「天理良心」。

 13、人要能做到「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聖人」。 

14、心即理的秘密在於,心本是清明無我,後來習染成有,便功利機詐,不得安泰,不得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