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妙法蓮華經」卷一有感

1.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眾生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2.世尊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因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又佛以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因如來方便知見婆羅蜜,皆已具足。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詞柔順,悅可眾心。

3.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即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4.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妬,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若有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又若有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是「增上慢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