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編著‧修緣道場發行

1.      修行不能祇注重「外相」,而要從「根本」修,「心」就是根本。「性」是根本源頭。所謂「修行」,「修」是修正自己的心,「行」是行為可為眾生的模範。

2.      修行時,不該計較的不要計較;不該煩惱的,不要煩惱。知修行的妙處,還要去行;如不行,則等於不知。

3.      修行的真假在於「心」,要用真心修行,用真心修道,切勿僅注重外表,注重外在的道。唯有「真心」付出,才知「道味」;靜下心來,「道」其實就在日常周遭,就在我們的心。人要將頭低下,心量打開,才能見「道」。

4.      要發大願心,「自性自渡」到「共渡共了」才是覺行圓滿;修行者主要表現在是否比別人更謙虛、更慈悲、更心量廣大、更能寬恕包容。

5.      人要放棄「我執」,「我執」乃由「無明」而生,它是自我意識的執著,人一旦有了「我執」,就會只考慮到自己,而忽略別人。人消除了「我執」,才可改掉「凡夫心」、「攀緣心」。

6.      踏入修行的路,必須放下「妄心」,保持清淨的心,有了「清淨心」,才有「至誠的心」,才能使自心無執著。人遇瓶頸時,將心平靜下來,用「智慧」看輕它,即可明白這是「過程」,而不是「難關」,修道心要「寬圓」,才能把煩惱化為菩提。人要能「轉念」,「放下」才能幫助自心解脫。

7.      學佛要學習「簡單心」,那是「無心」,就是無是非、無取捨、無造作,清淨不受污染的「本心」。人的煩惱痛苦來自於「執著」,用簡單的心去面對周遭,就是「不執著」就能把心清淨。

8.      「嗔恨」與「嫉妒」會障礙心性光明與慧性的成長,透過「修行」,就是要能反省自己、檢點自己的錯誤,少去責備別人。修行要謹慎自己的心念,且要能「止念」,能止念,才能解脫過去自我執著,而順服於自心的明見、人在塵緣中修行,要能看開、放下,進而藉境煉心,藉凡修聖,「煉透世情」,這就是「修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