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淨土集
會性法師編集‧佛陀教育基金會編印

1.蕅益大師俗名鍾際明,生於明萬曆27年,7歲茹素,12歲就外傅,聞聖學,17歲乃不謗佛,22歲專志念佛,26歲受菩薩戒,57歲向西舉手而逝。

2.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極樂世界,梵語「阿彌陀」,即云「無量壽」、「無量光」。

3.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名,強名「實相」。「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

4.阿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的宗要。非信不足啓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經登不退。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5.以念佛及菩薩,不生妄想分別,即是「止行」;了知諸佛菩薩,有大神通巧便,能救拔我,及諸眾生,即是「觀行」。所以修「止觀」時,設見佛菩薩形,知是魔事,不生取著。

6.欲悟即心即佛,須是持戒念佛。戒持得「淨」,念佛得切,塵垢自除,光明自現。偈曰:「持戒便是平心,念佛便是直行。」

7.彌陀即自性彌陀,所以不可不念,淨土即唯心淨土,所以不可不生…。此事第一要信得極,二要時時發願,三要念佛工夫不間。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雖聰明伶俐,亦不生也。

8.深信淨土可生,發願決定往生,以「持名」為正行,以「六度」等為助行。萬修萬去,斷斷可保任。

9.我執二法不破,則唯心唯識之理不彰;心識之理未明,則因果感應之妙,不能如指諸掌。故華嚴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觀經云:「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10.信願行三,雖缺一不可,而尤以「信願」為主導也;蓋「信願」既專,凡種種諸善,皆淨土資糧。縱萬不達,誤作諸惡,誠心懺悔,斷相續心,亦足為往生妙行。

11.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

12.信願既具,則念佛方為正行;改惡修善,皆為助行。

13.若能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勤修戒定慧品,得證偏真湼槃,則法界舉體而為「聲聞」。能諦觀流轉、還滅、十二因緣,而得覺悟,則法界舉體為「獨覺」。能以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廣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則法界舉體為菩薩。菩薩復有四種,即「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別教菩薩」及「圓教菩薩」。「圓教菩薩」為能徹悟現前一念心性,本自豎窮橫徧,眾生迷之,舉體為集苦,而此心不減;諸佛悟之,舉體為道滅,而此心不增;妙心雖同,迷悟懸隔,遂依無作四諦,發無上菩提心,稱性修行六度萬行,自覺覺他者。

14.生西方,以三種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此三直至成佛。流俗人亦三種心:輕心、忽心,將就心。

15.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故一心念佛者,必思止惡防非,而專精律學;專精律學者,方能決定往生,而一心願佛。

16.梵語「禪那」,此云「靜慮」;靜即是定,慮即是慧。靜即止,慮即觀。靜即寂,慮即照。是故,定慧也,止觀也,寂照也,皆一體而異名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