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至少一次的哲學浴

趙玲玲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1.「得失」關係著「是非」的問題,而「是非」常因立場、角度和時間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得失問題就變成一個人患得患失的重要心理來源。人的得失心太強,「自主」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弱;患得患失的結果,則受外界影響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人」、「事」要分開,才不會將得失混在一道。待人必須以「公」;處事必須以「平」,如能把「人」與「事」分開,就會把是非成敗看得淡;只要把「人」扮演好,「事」是可以不需太計較的。

2.「得失」為何會成為人類心理上的大問題?主要是因人性中有三個基本缺陷:(1)知進不知退,知得不知喪;(2)得失是「是非」的問題,是非有「千秋」及「一時」的是非之分;(3)人在得到之後,一定會「貪」,其中尤以「求全」這一貪念為劇。

3.面對得失,走出得失,其道有四:(1)隨緣素位(即不要有求全之心);(2)要超越口耳的嗜慾,才能掌握人生的真趣;(3)去除心中的冰炭(即時時讓心中充滿和靄之情,才會無往而不和);(4)身在局中,心在局外(可以避免得失所帶來的榮辱壓力)。

4.人要少挫折,必須學習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外境,要從肯定它、接受它,到了解它,更進一步與它融合在一起,就能掌握它。人要減少挫折感,作者由「煩惱由我起,世欲由心生」這句話說明,並建議人不要讓「心」太放縱,不要讓「我」太明顯。人要減少挫折,必須了解:(1)煩惱由我起,世欲由心生;(2)不為物役;(3)任自然而不貪爭;(4)切忌婦人之仁;(5)心存感恩;(6)凡事要惜福;(7)處逆境對比一下,處順境時要愈加小心。

5.作者在本書還談到下列問題:
(1)幸福就在你手中;
(2)如何肯定自己的價值;
(3)小心,有理不一定合理;
(4)意見不是知識;
(5)從根本上培養人際關係;
(6)科技社會還需要「道德」嗎?
(7)讓生命化作那朵蓮花。

6.本書作者是我二十餘年的好友,於2008年10月10日接受其贈書,直至2009年6月25日方能將全書閱畢,獲益良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