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行必須發菩提心

  筆者曾於「中華道宗」中撰寫「修行必須發菩提心」乙文,按「菩提」一詞譯為「覺」(註1),修行即是為了破除「無明」,回復「自性」;也是「破妄顯真」,破除「妄心」,回復「真心」。

  既然如此,修行就必須發菩提心,但發菩提心之後,如何踐履?筆者願藉本文略示自己的淺見。

二、菩提有三種

  首先須說明「菩提心」;按菩提心是「道心」,然發菩提心仍有大小之分,釋迦牟尼佛於《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中開示:「當知菩提有其三種,何等為三,所謂聲聞菩提、緣覺菩提、無上菩提。」(註2)。現分述之如下:

  (一)、聲聞菩提:釋迦牟尼佛進一步開示:「何名聲聞菩提?、、謂若有人雖發菩提心,但樂自利不樂利他,於利他心不能發起不能修持,不能趣入不能安住,於此經法不樂聽受,亦復不能為他宣說,於後生中而不受身斷去來想,亦不能得平等正智,於現生中樂求解脫,以是義故名為聲聞菩提。」。

  (二)、緣覺菩提:釋迦牟尼佛於《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中開示:「何名緣覺菩提?謂若有人雖發菩提心,於大乘法不樂修習而不記念,亦復自利趣求果證不樂利他,於利他心不能修持,不能趣入不能安住,於此經法不樂聽受,亦不為他宣說教示,不能安住平等正智,但起心念觀諸緣法,隨所觀察而得解脫,以是義故名為緣覺菩提」。

  (三)、無上菩提:釋迦牟尼佛又於《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中開示:「何名無上菩提?謂若有人,自能發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心(註3)已,復勸他人發如是心,於此經法自所聽受修習記念,復為他人廣說其義,於輪迴身不生厭倦,樂欲利樂一切眾生,住平等智自解脫已,欲令一切眾生皆得解脫,自利利他得安隱樂,以己善利普施一切天人大眾,以是義故,名為無上菩提,修是行者名為菩蕯乘人」。

  所以,眾生在修行這條路上,須發菩提心,但需發大心,必須「自利利他」,行「無為之道」,才是菩蕯行,最後才能邁向「無上正等正覺」!

  對於以上三種菩提,釋迦牟尼佛還於《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中,以三種獸為譬喻,聲聞菩提即為「驢乘」,驢乘者力勢贏劣,不能以其珍寶廣施大眾,但樂自利取證湼槃。
至於「緣覺菩提」即為「馬乘」,雖輕利快捷,但也不能以其珍寶廣施眾生,但與眾生作淨福田。

  唯獨「無上菩提」即「象乘」,行步平正勇健多力自己得至一切寶眾廣大城中,還將三乘一切無量珍寶,普施無邊一切眾生,廣為眾生作大利益!

三、如何踐履發無上菩提心?

  了解三種菩提之後,相信大家可以明白修行想要圓滿自性,必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還要勸發他人發如是心。事實上,眾生自己要發如上心已不容易,還要再勸發別人更不容易。所以,成佛之道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菩薩」、「等覺」、「正覺」、「無上正等正覺」等位階,這也就是佛法難聞、難信,更難行之道理,但「人身難得,今既已得」,人們還是要努力走上這條修行之路,行菩薩道,才不會枉費一生!

  而如何踐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釋迦牟尼佛開示,應以「四攝法」(註4)普攝眾生;現分述之如下:

  (一)布施: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以此所施,攝彼慳貪;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自己度化對方的目的;這就是「修大乘者布施所攝」。

  (二)愛語: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對方生歡喜心,願與自己接近;這就是「修大乘者愛語所攝」。

  (三)利行:以自己的「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感化眾生,「以生淨信攝諸無信,以持淨戒攝諸毀禁」,以達成度化他人的目的,這就是「修大乘者利行所攝」。

  (四)同事:深入社會各界,與相關人先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以方便教令精進堅固菩提」,而達成度化他人的目的,這就是「修大乘者同事所攝」。

四、結語

  修行必須認知「一切無常」、「有漏行皆苦」,所以要樂於有「出離心」;因而以上述「四攝法」普攝眾生,還須不執著,這才是行「無為」之道!

  釋迦牟尼佛於《持世經》中也開示:「……智者見一切有為法皆虛妄,無有根本無有繫屬,不墮數中,如是觀時不復貪著有為緣…,有為如實相,…」;所以,眾生應把握有生之年,借假修真,行利他之行進而自利,讓自己圓滿本具之「自性」,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註1、李永然著:工作、生活及身心均衡手冊,頁44,民國102年9月,永然文化公司出版。

註2、「聲聞」乃指聞佛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的人;「緣覺」乃指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而悟道的人。參見陳義孝居士編「佛學小辭典」,頁575、頁552,2004年9月2版1刷,方廣文化公司出版。

註3、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乃指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釋迦牟尼佛於《金剛經》中,對須菩提開示:「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註4、四攝法包括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及同事攝。

...................................................................................................

H113  

  人生一瞬,如何利用短短數十載光陰,留下如雪泥鴻爪般的履痕?芸芸眾生,思慮萬千,有人雄心萬丈,冀圖立下不朽之功業;又有人不求聞達,但乞有一安身立命之所;或亦有人蜉蝣在世,得過且過,不知所終。靜夜長思,你會期許自己過一個怎樣的人生?

  佛家云:「人身難得今已得」,故生而為人,要珍惜此生,勤懇修持。「修行」從何開始?何以利用修行,足以締造精彩人生?名律師李永然同時是皈依佛門多年的入世弟子,他從閱人無數的執業歷程中,深刻體認到,人際之間的對立與衝突,率皆起自於人性的缺漏與不足;無由摒棄貪、嗔、癡、慢、疑、惡見,煩惱便因此而生。藉由不斷的省思,李律師將如是心得與多年來的修行法門結集成冊,與諸位有緣人分享。

  《利用修行精彩活出生命手冊》依〈天地律法•世間法〉、〈修行法門〉、〈安住心田〉分成三部分,不外從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應對關係,包含家庭、職場、社會等場域,援引佛陀的微言大義,指點讀者放下執念、破繭而出,從而豐盈此生。

  本手冊由永然法律基金會捐印,欲索取者,請來函附上10元中型回郵信封(16cm×22cm以上),註明手冊名稱,寄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7樓永然法律基金會收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