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出刊的「東西名人WE:PEOPLE雜誌8月號」針對父親節的特別企劃,採訪了李永然律師與李廷鈞地政士父子檔,全文內容如下:

子承父志,傳遞善的能量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
 永然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李廷鈞

 從反彈到坦然面對並接受,李廷鈞的職業選擇與父親李永然相近卻不相同,
 父子倆的親情流動盡在其中
                              TEXT Julian Kan

  虎父無犬子。不過,父輩的成功與盛名,對有志氣的孩子來說未必是資源或庇蔭,有時反而因太難超越,演變為不勝負荷的人生重擔。李廷鈞,大眾心目中王牌大律師李永然的長子,便曾經有過這般反彈;他不喜歡被比較,「是否打算繼承父業」之類的問題更加令他厭煩。幸好,李永然從不干涉孩子的選擇,李廷鈞亦隨著年齡漸長而逐漸理解,內心的抗拒是自己必須克服的「障」。結果,他發現自己竟和老爸一樣,對房地產相關法律特別感興趣,便主動報考地政士與不動產經紀人並取得證照,目前任職永然地政士事務所,走一條與老爸相近卻不相同的路。父子倆因為工作,對彼此有了更深層、不同面向的理解。

潛移默化,異中求同

  「爸爸在事務所內是嚴父,對於工作表現、態度等等的要求相對嚴格;在家他絕對是慈父,很尊重我個人生活層面的選擇。」李廷鈞笑著說。會報考法律研究所,一方面來自父親無形的潛移默化,另一方面,與一樁大學時代發生的經歷有關。當時仍就讀台大政治系的李廷鈞,因所學領域的關係,有時赴政治活動或社會運動現場旁觀。海協會陳雲林來台時,他恰巧路過,在北美館外觀察示威群眾的活動,孰料機車的型號與滋事者完全一樣,遂被誤抓至分局,若非父親拜託好友李四端調出電視台拍攝畫面,指出兩人安全帽的差異,否則極可能曠日費時才能還他清白;「當下我終於認知到法律的重要,不知法無法保護自己。」父親一路陪伴之餘,亦給予他許多寶貴的啟發。

  「法律是一套體制,以追求公平正義為原則。」李廷鈞表示,「政治則是眾人的事務,包括公共政策、國際關係、政治理論等等,推動與執行時必須透過法律取得平衡點,謀求眾人的利益。我思考了很多,發覺法律和我原本的想像很不同,所以決定報考法律研究所鑽研財經法。」他現階段的工作,正好將兩者巧妙結合。「我對孩子只有一個期待,就是做一個正正當當、對社會有助益的人,這也是我教育孩子的大方向。」李永然緩緩解釋,「在不違背這個大方向的原則下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進而經由學習充實學識,端正思維和品行,做有意義的事。」

轉念之間,利他行善

  從小很會讀書的李廷鈞,念研究所時面臨前所未有的挫折;「政治轉法律,兩門學科的內容大不相同,我一度想放棄,是爸爸鼓勵我完成。他說,人的一生難免遭遇挫折,不可以因一點挫敗就放棄,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式,克服障礙後繼續挺進。」這一番話終於讓他打開糾結,以台灣國有土地地上權與中國大陸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比較作為論文題目,結合自己向來感興趣的不動產與公共政策,在陳櫻琴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研究所學業取得碩士學位。「爸爸很樂觀,面對工作充滿熱忱樂此不疲,我從沒聽過他喊累。我相信,他這樣的精神不管經營哪一個行業都會成功,這也是我最想向他學習之處。」

  在閱人無數的李永然眼中,兒子是個觀察力細膩、搜尋資料能力很強、興趣廣泛、比自己懂生活情趣的人。觀察力細膩的人情感通常也細膩,較容易陷入「我執」的情緒中走不出來;「我一直強調利他與互助,給孩子的觀念也是如此。做任何事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人畢竟是群體的動物,必須與旁人互動。學會用他人立場思考,即換位思考,也就是利他的精神,轉念之間想法就改變了。人一生的成就不在於賺了多少錢,而是做了多少利他的事,有這樣的思維,就不會做違背良心的事。若一生都能這樣,累積小善也能成大善,若人人都能這樣,善的力量便會逐漸提升及循環。」儘管還年輕,李廷鈞已在父親的引導下,步上利他、行善之途;或許,這才是李永然希望兒子傳承的衣缽。

20160808100328910_0001.jpg

20160808100354702_0001.jpg

20160808100421106_0001.jpg

20160808100453752_0001.jpg

文章連結:從反彈到坦然面對並接受,李永然律師父子職業選擇相近卻不相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