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然律師、朱萱諭律師
【案例】
阿明與A空調公司於民國110年5月1日簽訂僱傭契約,擔任水電工,月薪新台幣(下同)4萬元,由A空調公司進行內訓2個月,並約定阿明最低服務年限為1年,A空調公司同時給付阿明簽約金4萬元作為最低服務年限之補償。復於僱傭契約第8條約定,勞工如有違反僱傭契約任一條款,另應賠償雇主懲罰性違約金8萬元。未料阿明以自身工作適應不良為由,於110年8月24日向A空調公司表示離職。試問:A空調公司與阿明約定1年最低年限是否合法有效?A空調公司可否依僱傭契約第8條之約定,請求阿明給付懲罰性違約金8萬元?
【解析】
一、按「Ⅰ、未符合下列規定之一,雇主不得與勞工為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一、雇主為勞工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並提供該項培訓費用者。二、雇主為使勞工遵守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提供其合理補償者。Ⅱ、前項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應就下列事項綜合考量,不得逾合理範圍:一、雇主為勞工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之期間及成本。二、從事相同或類似職務之勞工,其人力替補可能性。三、雇主提供勞工補償之額度及範圍。四、其他影響最低服務年限合理性之事項。Ⅲ、違反前二項規定者,其約定無效。Ⅳ、勞動契約因不可歸責於勞工之事由而於最低服務年限屆滿前終止者,勞工不負違反最低服務年限約定或返還訓練費用之責任。」《勞動基準法》第15條之1規定有明文。而「最低服務年限約款」之適法性的判斷,應從該約款存在之「必要性」與「合理性」觀之。所謂「必要性」,係指雇主有以該約款保障其預期利益之必要性,如企業支出龐大費用培訓未來員工,或企業出資訓練勞工使其成為企業生產活動不可替代之關鍵人物等。所謂「合理性」,係指約定之服務年限長短是否適當?諸如以勞工所受進修訓練以金錢計算之價值、雇主所負擔之訓練成本、進修訓練期間之長短及事先約定之服務期間長短等項為其審查適當與否基準之類(註1)。
二、於本案例中,阿明從事水電工一職,確實需具有一定之專業技能,而專業技術之養成並非一蹴可幾,若流動過於頻繁,A空調公司勢必隨時需要招攬、訓練新進人員,並因而增加額外之費用及時間成本,對A空調公司經營之業務進行亦易生阻礙,故A空調公司自有限制新進人員不得於一定期間內離職之必要性;又A空調公司就新人培訓所需支出之費用及花費之時間、心力,故雙方於僱傭契約約定以1年作為最低服務年限,尚屬合理,應無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5條之1規定,實屬合法有效之約定。
三、此外,阿明與A空調公司約定最低服務年限為1年,並約定簽約金4萬元,則A空調公司為使阿明遵守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已提供4萬元之補償金,按被告月薪4萬元計算,相當於阿明工作滿1年可多領得逾1個月之薪資,且違約金為簽約金之1倍,有相關司法實務見解認為,此已兼顧雇主與勞工雙方之權益,雙方約定最低服務年限為1年及違約時應負賠償責任等條款具有「合理性」;又阿明任職3個多月即離職、A空調公司因阿明違約須再行招募新進人力予以訓練之受損程度等情形,A空調公司依僱傭契約第8條約定,請求阿明給付懲罰性違約金8萬元,應屬於法有據(註2)。
註1: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396號民事判決意旨。
註2: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勞簡字第67號民事判決。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
台北所: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7樓之2
電話:(02)2395-6989
.........................................
作者:周昌湘主編
出版日期:2019/09十四版
書號:1V12-9
定價:550元
收錄最新、最全的——
.勞動基準法規:勞動基準法暨其施行細則、勞工請假規則、勞工退休金條例暨其施行細則
.解釋令函:內政部、勞委會(勞動部)解釋令函.財政部稅法釋令.法務部令函
.司法解釋: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最高法院民刑庭會議決議.行政法院庭長評事聯席會議結論……等
.裁判: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最高行政法院等相關重要裁判
作者:李永然等著
書號:1C26-1
定價:280元
在人浮於事的年代中,勞工對於自己的權益只能噤聲不語嗎?站在「勞雇共生」的角度,勞動法律給您一個持平的依據。從勞雇關係的開始到結束,本書提供最要緊,也最易於引人爭議的數十個問答,包括勞動契約、工資與工時、工作規則、考核與獎懲、職災權益、資遣、解僱與退休、童工與性別工作權平等、勞資爭議之解決途徑……,援引精準的法律條文、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讓讀者快速明白自身權義所在,和諧化解彼此爭端!
作者:鄭正一
出版日期:2023/12 初版
書號:2Q14
定價:500元
勞工一旦遭遇職業災害,影響的不僅是個人,更可能讓整個家庭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因此,針對勞工職災問題而訂立的專法——《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誕生了,且於民國111年5月1日起施行。本書作者研究勞工保險多年,且實務經驗豐富,特以《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為主軸,再輔以實務案例及相關圖表詳加說明,不論是勞工、雇主或是人資,都是一本十分實用,且具有參考價值的職災保險專書。對職災勞工而言,更能夠透過本書按圖索驥以掌握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