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間──我所體悟的慈濟思惟

何日生著‧靜思文化志業公司

1.作者提到「動中靜」,他在忙碌中,依然讓自己的心靈獲致平靜,一則是自己能無所求地發揮良能,在愛的感動及實踐中,自然能達到「動中靜」;另一則是「初發心」,由於無私的付出,讓人達到某種的寧靜和喜悅。作者更認為真正的修行,就是要練就「動中靜」,靜在動中實現。因為貪念及畏懼是心紊亂的根源,無私,’有愛是根除煩惱的關鍵。無私、智慧的愛使人的心靈常保平靜。

2.證嚴法師深具無言的力量,因為她人格散發了無言之力,證嚴法師她是如此的單純、勇敢、慈悲,那一種力量遠大於言論,不是言語所能企及或描述的。作者也提到上人在2005年1月對委員幹部的談話中,提到期許慈濟人能著重「修行」,要修到人見到我們就感覺歡喜。

3.作者於書中又提到慈濟世界裡的「正面擴大法」,就是當我們以「美的心態」長期看待一個人,即使他是一個惡人,我們都可能最終改變並創造出他的生命之美,我們的「態度」,決定了他的表現方式。又慈悲也有要智慧去判斷及引導,但智慧不等於批判,慈悲也不等於沒有勇氣提出對的見解,心愈是慈悲,就愈清明,愈具備勇氣與智慧去轉化迷惘的人生。

4.證嚴上人說:「信己無私,信人有愛」。信己無私,是清明透澈的覺性,但信人有愛,是無比的大智慧及大勇氣;信別人心中都有愛,因此遲早會被度化,會被點化,這是慈悲及智慧的結合。愛和「懷疑」不相容的,疑心滋生他人的疑心,最終導致互相傷害,「懷疑」不只是由於缺乏自信,它更是不愛自己的產物。

5.本書作者是我的好友,他原從事記者工作,他進入慈濟世界服務、奉獻,我也從他的著作中看到了他的修行、轉變,更慈悲、智慧、圓融。「慈濟」是台灣之光,證嚴法師的修行更見證佛法的悲心願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