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上午,李永然律師出席中華民國仲裁協會與中國貿仲委機構聯合會議,中國貿仲委有王承杰副主任丶曲竹君處長丶位忠理副處長丶潘楚婧丶吳紹軒五人出席,台灣則由李復甸理事長領銜,雙方進行交流。

文章標籤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年11月29日晚間,李永然律師出席如意讀書會月會,由游估價師丶劉素靜二人共同主持,分享閱讀「從步態看健康」一書的心得。

文章標籤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年11月29日上午,李永然律師老友司馬中原大前輩光臨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兩人敘舊並合影留念。

8C59F73E-A374-45DD-94D9-C1F64AA7B2EB.jpg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月28日國立臺北大學舉辦「刑事訴訟限制出境之立法展望研討會」,會議中擔任報告人的王士凡教授表示,限制出境不能作為限制住居的方法,因為兩者干預的權利內容不同,一個是設定住居所的自由,另一個是包含出境自由的遷徙自由,基於法律保留原則與法律明確性原則,而反對現行司法實務的做法。

  與談人溫祖德教授也表示,美國法在正當法律程序方面,法官要給被告聽審權,讓被告就檢察官提出的限制出境條件表示意見,且要以正式的裁定通知,並記載違反條件的法律效果,以及保障被告的救濟權。但我國現行規定除了違反法律保留原則、無期限限制外,也欠缺正當法律程序,並且違反聽審權的保障。與談人林重宏律師則指出,現行實務僅憑偵查機關一紙公文就可以暫時留置出境的人民,類似於「逕行拘提」,但又欠缺相關要件規定,且人民無法事先得知遭到限制出境,甚而影響後續出國洽公、觀光的行程。

  針對我國現行司法實務限制出境處分的問題,雖然司法院與多名立委已提出《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但草案在立法院審議期間,現行司法實務的限制出境處分仍處於違反法律保留原則與正當法律程序的狀態,特別是人民在機場、港口要出境時,才被移民署告知遭到限制出境。此種突襲人民的做法,不單僅侵害遷徙自由,前大法官劉鐵錚教授在釋字第558號解釋不同意見書中指出,「遷徙自由外延也兼及保障人性尊嚴、一般人格發展自由、言論講學自由、婚姻家庭團聚權及工作權等基本人權」;此外,一般人出國前多會預先支付機票、食宿或旅行社的費用,在此情況下,限制人民出境也將造成人民財產權的侵害。因此,限制出境處分並不只有限制人民的遷徙自由,同時也將侵害人民其他多項基本權利。

文章標籤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年11月28日上午,李永然律師好友藝術家楊年發(前忠誠社社友)先生前來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拜訪,兩人一同合影留念。

E75A1584-EADF-41B7-B2C9-FE3E79F7A828.jpg

161CE3E9-8CDA-4594-A2BB-9B1303493979.jpg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李永然律師、陳宜鴻律師

【案例】

  某甲於電器行購買大大公司之電風扇數台,後因家中不需要用到,想透過拍賣網站販售標示有大大公司「大大」商標之電風扇,是否會侵害大大公司的商標權?如果大大公司是國外公司,該電風扇是由國外進口至台灣,法律後果是否會有所不同?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李永然律師、沈曉玫律師

【問題】

  甲於民國(下同)107年1月1日將其所有的A專利專屬授權予乙,但未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授權登記,復甲將A專利讓與丙,並於107年6月1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完成讓與登記。後乙在107年10月1日以丁侵害A專利,對丁提起訴訟請求損害賠償,然而丁卻主張乙未經現在A專利登記權人丙的授權,且先前甲授權A專利給乙的時候也未向主管專責機關登記,從而乙無權對丁提起訴訟,請問丁的主張有無理由?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權會訊130.jpg

一、限制刑事被告的自由及對受刑人的行刑均應關注「人權」

  按人權具有普世價值,刑事被告的羈押及受刑人的行刑無不涉及「人權」;我國在這方面長期受到忽視,中華人權協會近年來對此不斷地關注,現也已獲得各界重視,主管機關更已提出《羈押法》及《監獄行刑法》的修正草案,筆者期待立法院能趕緊完成立法修正,俾利於我國羈押及獄政的司法改革。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關治維實習律師

  民國107年10月26日聯合報A10版報導載稱一位林姓受刑人在臺北監獄服刑時,因有自殘行為,而被上銬、腳鐐、口咬軟管,林姓受刑人最後卻窒息死亡。監察院調查後彈劾臺北監獄承辦的公務員,檢察官也依業務過失致死罪起訴相關人員,雖然監察院彈劾相關人員,但司法機關不受監察院彈劾的拘束,日前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判決相關人員無罪。

  筆者在此要說明,讀者一般習慣稱「法律責任」,實際上可以更細緻的區分為「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及「行政法責任」,性質各自不同。「刑事責任」是為了犯罪追訴,針對《刑法》上的犯罪行為追究責任;「民事責任」則是因為債務不履行、侵權行為等民事債權與債務關係,而依據《民法》負起損害賠償、回復原狀等責任;「行政責任」則是為了達成行政目的,主要針對違反行政法上義務的行為追究責任。上述的幾種「法律責任」,要追求的目的不同,要件也會有所不同,因此ㄧ個行為不必然會負三種責任。舉例而言,積欠借款不還,不會構成《刑法》上的犯罪,但仍會依照《民法》構成「債務不履行」,可能會負起返還借款、損害賠償等民事責任。再舉例而言,闖紅燈的行為,也不構成《刑法》上的犯罪,但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3條可以被裁罰新臺幣1800元以上5400元以下「罰鍰」的行政責任。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年11月25日,台北市晴空萬里、風和日麗,李永然律師利用美好的週末假日登山健行,鍛練腿力,讓身體更健康!

67A32BC5-1C3B-4B8A-8A3D-1C878D72E1E8.jpg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