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危老重建法律實務手冊》免費贈閱,歡迎索取
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發生全台灣有感地震,芮氏規模7.2,晃得不只是土地,也晃得人心浮動。尤其在餘震不斷、全台各地陸續發生地震後,更是讓人忐忑不安。特別是居家安全,更令人憂心。諸如我家安不安全?能否耐住地震?這些疑問更是不斷地在許多人心中盤旋。「都更」或「危老」便成了屋主的選擇。
台灣各大都市有眾多老舊房屋,而這些老舊房屋受限於往昔的建築技術,結構不一定耐震,加上早期公寓很多沒有電梯,而台灣又已進入「高齡社會」,形成老舊房子「困老」的情況。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台灣約有20%的房屋年齡超過三十年。此外,另有約10%的房屋被評估為危險房屋,需要進行修繕或重建。為此政府大力推動「都市更新」,又為加速重建效果,政府於民國106年5月10日制訂《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物加速重建條例》,該條例僅適用於「都市計畫」範圍內屋齡三十年以上的老舊合法建築物,且非「歷史建築」,還沒有建築基地最小面積的限制;所以上述門檻對於與有基地面積限制的「都更」相較要低;目前實施後就申請件數「危老」也已經比「都更」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