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有學問(96.02.11)
(冷成金著‧未來書城出版)
1、既是文人也是俠客者,是「精神俠客」,這種人的存在對中華民族的延續和發展,是有意義的。兼俠客與文人二任於一身者,是令人尊崇。
‧聶政為嚴仲子刺殺韓國宰相俠累。
2、李斯功利心太重,權勢慾太盛,致身敗名裂,李斯用心之私,還害死韓非子。
3、孫子兵法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無非指的是富國強兵,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尤其是取得民眾的信賴和支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不能有宋襄公之仁。
‧曹劌論戰─打贏了長勺之戰。
4、在中國歷史上,人心的向背往往能決定一個國家或政權的存亡。誰能得到人心,誰就能穩定國家。
5、皇帝藝術家把身心投入藝術,因無暇顧及政治,其政治只會愈來愈腐敗;所以,人要適性而為,在允許的自由度內,選定自己的位置,才能有良好的發揮。
6、晁錯在漢景帝時,接連升任,致年輕氣盛,袁盎利用景帝,陷害晁錯。晁錯的悲劇乃性格所致,只知忠誠,卻不知忠須有道,觸人太多,不知多結善緣。
7、忠有「大忠」、「小忠」之分,大忠是忠國不忠君、忠事不忠人;小忠是忠君不忠國,忠人不忠事。
‧漢景帝時之周亞夫因不明白「國與君是不同的」,導致於為國謀福利而損害了君的一己之私,致被關入獄中。
8、正直強硬和敢為天下先,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兩大傳統特點;沒有中國古代文人,就沒有中國傳統文化。
‧董宣有「強項令」之美名。
9、「良臣」與「忠臣」不同,良臣是身享美名,君主也得到好聲譽;忠臣則得罪被殺,君主得到的是一個昏庸的惡名,國破家亡,忠臣得到的只是一個空名。
‧魏徵是一巧忠良臣。
10、古人說才大壓主,會引起君主的嫉妒,蘇軾忠心耿耿,後來還被投於「烏台獄」,發生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可謂匹夫無罪,懷玉其罪」。蘇軾不通權衡,致仕途坎坷。
11、劉基及劉伯溫,藉寓言形式,表示對汙濁現實的憤慨,有《鬱離子》乙書。劉伯溫為朱元璋取得天下,是一位政壇上的奇人逸士。
12、藺相如與廉頗的「將相合」,讓秦國不敢隨意侵犯趙國。藺相如是謙讓致勝的典範,「謙遜」不僅是一權術,主要還是由個人的思想水準和道德修養所決定。
13、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學者兼賢相的典型。
‧曾國藩不忘修身,強調立志、求知、敬恕、忠信、反省、慎獨、謹言、有恆、勤儉、謙虛,重視「始於修身,終於濟世」;同時不忘「半耕半讀的生活」。
(冷成金著‧未來書城出版)
1、既是文人也是俠客者,是「精神俠客」,這種人的存在對中華民族的延續和發展,是有意義的。兼俠客與文人二任於一身者,是令人尊崇。
‧聶政為嚴仲子刺殺韓國宰相俠累。
2、李斯功利心太重,權勢慾太盛,致身敗名裂,李斯用心之私,還害死韓非子。
3、孫子兵法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無非指的是富國強兵,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尤其是取得民眾的信賴和支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不能有宋襄公之仁。
‧曹劌論戰─打贏了長勺之戰。
4、在中國歷史上,人心的向背往往能決定一個國家或政權的存亡。誰能得到人心,誰就能穩定國家。
5、皇帝藝術家把身心投入藝術,因無暇顧及政治,其政治只會愈來愈腐敗;所以,人要適性而為,在允許的自由度內,選定自己的位置,才能有良好的發揮。
6、晁錯在漢景帝時,接連升任,致年輕氣盛,袁盎利用景帝,陷害晁錯。晁錯的悲劇乃性格所致,只知忠誠,卻不知忠須有道,觸人太多,不知多結善緣。
7、忠有「大忠」、「小忠」之分,大忠是忠國不忠君、忠事不忠人;小忠是忠君不忠國,忠人不忠事。
‧漢景帝時之周亞夫因不明白「國與君是不同的」,導致於為國謀福利而損害了君的一己之私,致被關入獄中。
8、正直強硬和敢為天下先,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兩大傳統特點;沒有中國古代文人,就沒有中國傳統文化。
‧董宣有「強項令」之美名。
9、「良臣」與「忠臣」不同,良臣是身享美名,君主也得到好聲譽;忠臣則得罪被殺,君主得到的是一個昏庸的惡名,國破家亡,忠臣得到的只是一個空名。
‧魏徵是一巧忠良臣。
10、古人說才大壓主,會引起君主的嫉妒,蘇軾忠心耿耿,後來還被投於「烏台獄」,發生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可謂匹夫無罪,懷玉其罪」。蘇軾不通權衡,致仕途坎坷。
11、劉基及劉伯溫,藉寓言形式,表示對汙濁現實的憤慨,有《鬱離子》乙書。劉伯溫為朱元璋取得天下,是一位政壇上的奇人逸士。
12、藺相如與廉頗的「將相合」,讓秦國不敢隨意侵犯趙國。藺相如是謙讓致勝的典範,「謙遜」不僅是一權術,主要還是由個人的思想水準和道德修養所決定。
13、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學者兼賢相的典型。
‧曾國藩不忘修身,強調立志、求知、敬恕、忠信、反省、慎獨、謹言、有恆、勤儉、謙虛,重視「始於修身,終於濟世」;同時不忘「半耕半讀的生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