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神醫
東杜法王仁波切著‧鄭振煌譯‧張老師文化公司出版

1.本書作者在五歲時,被認出是藏東學術重鎮「杜竹千寺」(Dodrupchen Monastery)一位著名上師轉世。

2.作者認為佛教不只是禪坐、研究或儀式而已,還是一種日常生活和存在的方式。作者在寺廟中學習到放鬆「我執」的重要性。寂天菩薩(Shantideva)描述我們所執著的我為「惡魔」。即「世間一切暴力、恐懼和痛苦,都來自我執。…如果你不放下『我』,你的痛苦將永無止期…」。

3.本書提供實務性的指導,幫助每一個人獲得內心的寧靜,治療焦慮、壓力和痛苦。

4.我們的「心」,具備治療痛苦和創造喜悅的力量。如果我們能夠使用這種力量,配合適當的生活,積極的態度和禪修,不但可以治療我們的心理和情緒痛苦,甚至連「生理」問題也可獲得解決。佛教提倡以了解一切事物的真相,來放鬆我們在生活中所製造不必要和不健康的緊張。佛教認為「心」產生治療的能量,固體而穩定的「身」則給予這些能量呈現的基礎,並加以集中和強化。

5.龍樹(Nagarjuna)把「安詳與自在」稱為我們自己的「無上果」,只要我們能夠體證,它隨時都在我們自身「禪修」等,可以發掘這無上的神聖殿堂。「佛性」就是覺悟,就是「無我」;覺悟是一體性,超越對於「自我」的執著,超越二元性,超越苦樂、超越善惡業。我們越放下執著,就會感覺比以前更好。

6.心的真正性質是安詳的,藉著學習如何放下不必要的憂慮和痛苦,我們讓「喜悅」有機會閃耀。當我們放下「自我」,並發現真實安詳的中心時,我們就會恍然大悟。

7.人不過過分看重物質快樂,以致於犠牲了我們的「真性」。心必須有所捨,才能有所得。「練心」可以幫助發展精神的溫馨,指導我們得到更開放而有彈性覺醒。當我們讓心能夠關懷、安寧和放鬆,我們的日常活動和工作,甚至我們的呼吸,都可以變成我們治療修復的一部分,當下就獲得力量。

8.在學習如何訓練我們的心和開發我們的力量時,「信心」是我們最好的盟友;我們要對自己和所修的道有「信心」。在任何訓練中,慷慨給予鼓勵可以放大結果,放大進步並為之而高興,將加強我們的安詳和滿足感,讓我們有能力平息我們的問題。我們應培養「清淨見」,就是對每一個情緒抱持正面的態度,並且深深地感覺正面的能量,就是轉化習氣的方法。

9.面對痛苦,不必逃避它,把你帶回你的感覺,讓你集中「注意力」在正確的方向上,進行治療的第一步就是承認和接受;接著要有熱情和信心,相信我們可以確實改進自己的生活。

10.在身體治療方面,「心」確實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你的心健康,你的身也常會隨著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