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發展,繼往開來關懷人權之路

 

李永然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

 

中華人權協會(原名中國人權協會)於1979年,在 杭立武 先生的帶領下,以促進臺灣人民對人權之瞭解與重視為己任,成立至今已匆匆數十載,是臺灣第一個民間人權組織。這三十年來,我們憑著一步一腳印、努力深耕於臺灣的民間組織中,以不卑不亢的堅定立場推廣人權理念,獲得各界認同與稱許。

 

20052月,我接任中華人權協會第13屆理事長以來,一直致力於人權理念的實踐;過去歷任理事長已經為中華人權協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每年舉辦的「臺灣人權指標調查計畫」,獲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研究中心 高永光 教授的協助,擔任計畫主持人,並邀請各領域學者共同參與人權指標調查工作;以「普羅調查」與「德慧調查」兩種調查方式進行分析,信度與效度皆備受肯定。

 

此外,在「世界人權日」、「世界難民日」、「原住民日」皆會舉辦相關活動,同時也會於特定節日不定期舉辦研討會或座談會;邀請國內外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就議題提出探討,並詳實記錄與會來賓之發言,彙整後送交總統府及有關單位,期望藉由這樣的模式,我們能逐漸成為政府與民間的溝通橋樑。在每三個月出版的「人權會訊」中,將具體的活動化為成果向外界進行說明與報告,同時提供最熱門的人權專文、人權訊息,供會員知悉。

 

由於我本身從事律師工作已經長達二、三十年,我很清楚地瞭解到「司法人權」是一大重點,特別是最後的執行階段,更需要人權的關注。自上任以來,便會同理、監事參訪各大監獄,和收容人進行座談、提供圖書及加菜金,並舉辦研討會,反應監所問題給主管機關做為參考的依據。再者,為了表達對於受刑人的支持,我們利用「人權之夜」採購監獄受刑人所製作的產品來贈送與會者,讓收容人能夠為重返社會作準備,這是很有意義的。

 

除「司法人權」之外,「賦稅人權」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之一,尤其推動賦稅制度改革的聲浪與日俱增,媒體經常報導各種不合理的賦稅亂象;鑑於我國現行租稅相關制度對納稅人保障嚴重不足,我們於今年成立「賦稅人權委員會」,邀請林天財律師擔任主任委員,同時設立「賦稅人權論壇」,擬做為學界、實務界、一般民眾共同的租稅人權議題討論平台,探討現行賦稅法規及行政措施,以利逐步推動改善。

 

近來,有感於兩岸交流互動頻繁,掌握國際脈動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再加上馬英九總統於2008520日上任後,兩岸進入所謂大交流時代,為兩岸人權對話提供了新的契機。我們也於20106月首次應邀赴中國大陸北京參訪中國人權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人學研究中心以及中國政法大學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等單位,進行為期三天的「人權破冰之旅」,為兩岸的交流樹立先例,可謂意義重大。期望未來,兩岸能夠更進一步交流、共同分享人權實務經驗。

 

在國際人道救援部分,中華人權協會於1980年開始進行海外救助,1994年成立了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在泰北人道救援的工作一直受到當地及其他國際救援組織的肯定。我接任後,本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情懷推展TOPS,持續出版「TOPS News Letter」季刊,加強季刊內容,讓支持TOPS的朋友知道我們做了什麼樣的努力;也讓臺灣的民眾對海外難民人道救助的工作情況更加了解。

 

2010年,為因應本會對內拓展會務與對外交流合作之所需,經過會員全體一致的同意,我們正式將「中國人權協會」更名為「中華人權協會」,期能承先啟後,繼續發揚人權理念。在建國百年之際,我們於今年世界人權日舉辦「百年人權之省思與展望」研討會,期望臺灣歷經戒嚴、解嚴、民主時代,一直到馬英九總統簽署聯合國《公民及政治權利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兩公約,這一百年來的努力,人權的腳步能夠不斷地向前推進,同時也能夠亦步亦趨地把台灣建設成華人世界的人權燈塔,讓全球的華人同胞都能夠受惠。

 

過去五年來,感謝各位的支持與鼓勵,讓中華人權協會能在會員支持及理監事的督導、和工作同仁的努力下,會務穩健地成長。未來,我們希望在新任理事長的帶領下,能夠為中華人權協會開創嶄新的面貌,帶領中華人權協會邁向一個新紀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