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然

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律師

周志杰

中華人權協會兩岸交流委員會主委、成大政治系副教授

 

從日前中華語文知識庫的啟用與兩岸「書同文」芻議的再現,到長期關懷兩岸三地文化提昇的作家龍應台於昨日正式就任文建會主委,並強調文化是台灣在華人社會中的「軟實力」,皆顯示馬政府欲以文化交流作為深化兩岸互動之著力點。然而,政府應思考賦予兩岸文化交流更具高度與氣度的論述與視野。

從此次總統大選可以看出,仍有近半數台灣選民對「九二共識」有所疑慮。這證明當前兩岸關係似出現「愈讓利、愈疏離,越交流、越焦慮」的現象。亦即,無論基於歷史、政治或因交流而生的各種成因,近半台灣民眾對中共長期主政的大陸仍有強烈的不信任感,而兩岸在價值觀與法政制度上的落差即是彼此猜忌與疏離的主因之一。近日大陸高官對中共法制毫無信心,而求入美國領事館以自保,台灣民眾的感觸必定是點滴在心頭。可見今後兩岸關係深化的關鍵:不在於往來的「量」,而在於相處的「質」;不僅止於有形的「生計利益」計較,更取決於無形的「價值思惟」對接。

因此,兩岸交流在「由經入政」的過程中,藉文化交流建構「社會互信」實為必經的介面與階段。政府除戮力落實既有的協議外,更應以形塑「文化戰略」的高度,積極開展兩岸間的價值與思惟對話。文化交流的形式,讓兩岸在史觀詮釋、人權價值、公民文化,甚至制度革新上溝通與互勉。藉促進兩岸關係由「利益互惠的和平發展」提升至「價值對接的和諧發展」層次。如此始能彌合兩岸落差,強化民眾互信,漸形成社會互信。「由經入政」的跨越,方能水到渠成。故若兩岸文化交流無觸及前述議題,僅狹義探討中華文化的內涵,偏重藝文展演、廟會典儀的往來,而無史觀與教科書的對接、出版與傳媒相互落地等配套措施之商談,實難克竟全功。

再者,近年來大陸提出「和諧世界」戰略思維,並致力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其實,優先推動「兩岸關係民主化」或許更為實際且迫切。換言之,大陸為建構世界新秩序所表述的前瞻理念,如平等、多元、民主、包容、互信、利他、非強制等等價值觀,應先注入兩岸關係的決策與實踐中。藉「和諧兩岸」的實現向國際社會證明「和諧世界」具有可操作性與說服力。

誠如新上任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女士於201081在中國大陸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時所言: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兩岸化異趨同如滴水穿石,唯有「以人為本、互通思維、對接價值」,才能行穩致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