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 李永然律師
2023年5月31日,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與臺北企業經理協進會共同舉辦「企業經理精進讀書會」,當日由黃丙喜教授導讀《你所不知道的自戀狂》一書,該書由約瑟夫.布爾弋博士(Joseph Burgo, Ph.D.)著,蔡文英譯,由「如果出版社」出版。作者針對「自戀」(Narcissism)進行剖析,他於書中分別談到:
1.依《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1952年出版第1版)列出九項,只要有其中五項以上,就可以診斷為「自戀者」,作者認為「自戀」大多被歸因於幼年時與父母相處的經驗,治療方式就是「精神分析」;而自1974年間開始,佛洛伊德理論的影響力逐漸式微,診斷手冊開始採納「精神疾病」的模式,將心理疾患視為一種醫療病況,患者可經由服用「藥物」治療,而不是靠「談話治療」。
2.作者於書中又提到,自戀型人格通常所表現出來的自戀特徵是精神疾病光譜中最極端的形式,作者認為「自戀」是一種人類心理的普遍面向,另具有不同程度的表現。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段》所列的九項特徵,作者認為可以簡化成兩項,即「膨脹的自我重要感」和「對他人缺乏同理心」,至於自戀的其他特徵,都是伴隨這兩項而來的副產物。作者在書中討論的自戀者最核心的兩項心理特質,為「膨脹的自我重要感」、「對他人缺乏同理心」。
3.作者又分析「自戀」是一種性格特徵,基於自戀者太過於「自我中心」,或者只專注於自已的形象,對於他人的感受很不敏感;自戀者經常會羨慕、嫉妒他人,動不動就抓狂。作者提醒讀者們往往「極端自戀者」就在我們身邊,他們會傷害我們,並造成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出現麻煩。由於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在社會的脈胳下,人們會與他人的關係發展出「自我感覺」(sense of self)和「自我價值」。人們可依照自已的標準和理想建立「自尊」,但也需要生命中重要的人尊重自已。如果一個人在所屬群體中,得不到其他成員的認同,就會受傷害,一個人「自尊心」受到的打擊,稱為「自戀性傷害」。
「極端自戀者」對於使他們脆弱「自我價值感」的打擊,當成難以承受的痛苦,所以會想運用「防衛策略」,其目的是用來遮避真相,並自撐住自已的自尊。
4.至於逃避「自戀性傷害痛苦」的策略,作者分析有以下三種:
(1)「推卸責任」是為了逃避自戀性傷害的痛苦時,最常見的策略之一;
(2)「抬出優越感」或對自戀性傷害的來源表示「輕蔑」,是另一種常見的逃避痛苦的策略;
(3)「生氣憤怒」是自戀性傷害第三個常見的反應,是使用「攻擊」來避開痛苦。
5.作者認為要瞭解極端自戀者,必須知道對自戀者的批評,通常會因被批評而感覺受到攻擊,「寶貴的自尊心」受傷害,所以自戀者也會想辦法傷害你,這種反擊源於作者所稱的「錯誤歸因」(falseattribution)原則的一種心理傾向,即「我感到痛苦,因而有人必須為造成我的這種感覺而負責」;亦即極端自戀者覺得每個「自戀性傷害」都是激起痛苦感受的一種攻擊,所以自戀者會「報復」,激烈地對抗造成痛苦的原因。
「自戀性傷害」造成「痛苦」,其核心乃有「羞恥感」和「恥辱」。自戀者逃避「自戀性傷害」造成的痛苦而採取的防衛策略(如:責備、藐視和發飆),這些是用來對抗「羞恥感」的防衛之舉,努力想逃避「羞愧」和「難堪」的感覺,所以也是「自戀」很關鍵的部分。總而言之,自戀者是仰賴「自戀性防衛」(narcissistic defense),來逃避「羞恥感」或「自卑感」。
6.作者於書中將自戀者分成「八種類型」,即:
(1)霸凌型自戀者,(2)自戀型父母,(3)挑逗型自戀者,(4)浮誇型自戀者,(5)萬事通型自戀者,(6)自以為是型自戀者,(7)懷恨型自戀者,(8)成癮型自戀者;並於書中分別舉出一些「知名人物」,而這些人物也是各種類型自戀的例證。
7.作者認為應付身旁的自戀者,要脫離和反省,也就是要從「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開始。另外設下界限,避免自已遭受更多痛苦,保護自已;忍住報復的衝動,試著同情自戀者的羞恥感,運用情感想像力,發揮「同理心」,最後避開自戀者或疏遠。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覺得很有收獲,藉此認識「自戀」、「自戀狂」,並學習到避免自己受到自戀狂傷害的方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