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筆者與友人在聚餐互動時,有時友人會藉機諮詢法律問題,而有時則因筆者已茹素數年,友人會進而好奇地問:「為何茹素?」,是否為「身體健康」或「宗教」因素?筆者則回答:因為「皈依」、「受戒」。
一旦友人知悉我已皈依佛門,則會與筆者談到「修行」的問題,有一次與前立委趙永清、扶輪社友潘渭祥牙醫也聊到這樣的話題,潘醫師索性還要筆者到「台北忠誠扶輪社」演講「佛法」;筆者為避免社友的各自宗教立場或知見,而以「工作、生活與修行」為題,進行演講。當天我覺得社友應當都有用「心」聽,而且還有良好互動。謹藉本文將當天演講的要點提出來分享。

二、人生分五大部分,且以「修行」為核心:
    首先談到每個人的人生問題,依筆者觀察要將之分成五大部分,即「工作」、「娛樂」(健康)、「親情」(家庭)、「信仰」及「理想」。健全的人生必須兼顧這五大部分,而且必須「均衡」,這才是美滿的人生。人若偏倚於某一部分,則造成失衡,那將不是一美滿的人生。
而這五大部分的任一部分均是對人的考驗,人想要能通過考驗,就必須借助「修行」,尤此可見「修行」的重要。
    就以「工作」而言,人為何要工作?有人會說: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生活就過不下去」,這樣的看法是先將「工作」當成「物質」的來源,想賺「養生送死之資」而已!可是世上相當多的人已賺足了錢,還不擇手段地賺錢,甚至因而暴斃於職場上,其實這是「貪財」的表現,倘若人不透過「修行」,又如何能照見這一「貪慾」作祟呢?!
    再以「親情」而言,其實每個人皆有父母,藉此形成一「家庭關係」,有些人的親眷眾多而複雜,有些人則較為單純,這當中形成「親情與財產」關係,每當家中有人往生,被繼承人如無財,則涉及喪葬費誰來分擔的紛爭?!被繼承人如遺有眾多財產,則涉及家人中何人有繼承權?遺產分多分少的爭執,有些人尚且不顧親情,還以犯罪手法隱匿財產,侵吞遺產、偽造「遺囑」,這何嘗不是另一「貪財」的表現。倘若人不透過「修行」,又如何能照見這一「貪慾」的作祟呢?!

三、「修行」是人生的目的:
    其次,進一步探討「修行」。世人有些人不信「六道輪廻」,有些人更不信「因果」;如果人一旦明白「六道輪廻」及「因果報應」,必定更明白「修行」的重要,現將二者分述如下:
(一)六道輪廻:
    古德云:「色相有形,六道輪廻」,而佛法中所講的六道包括「天人、阿修羅、人道、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人如果未能修到出離「上三界」,則必將仍於六道中繼續輪廻。《佛說四十二章》中,佛言:人有二十難,其中包括: 「……豪貴學道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人必須明白人的相體是「四大假合」(地、水、火、風),人必須修道,而且「非人相體,修道難成」,又「色是空,空是色,非色非空則是道」,既然「色相皆空」,人身就應把當機緣努力「以假修真」,方不致再於六道中輪廻,否則一旦淪於「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則將受無量苦,這豈不恐怖?!
(二)因果報應:
    因果分為血統業、冤親債主業;人的投胎是「帶業投胎」,人的一生也隨業流轉而受報;報在夫妻、子女、兄弟姊妹、或其他親眷、身體、事業、主僱、朋友、經濟或其他相關環境。
    又佛法所言之因果,涉及「三世因果」,世人不明,以為有些為惡之人,卻事事諧偶,而有些為善之人,卻觸向坎坷,認為天下善惡無分,這種看法是不明「業理」所致。唐朝悟達國師於《三昧水懺》(中卷)提及: 「……經中說言,有三種業。何等為三,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現報業』者,現在作惡,現身受報;『生報業』者,此生作善作惡,來生受報;『後報業』者,或是過去,無量生中,作善作惡,於此生中受,或在未來,無量生中受。若今行惡之人,現在見好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善業熟故,所以現在有此樂果,豈關現在作諸惡業,而得好報。若今行善之人,現在縈苦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惡業熟故,現在『善根力』,不能排遣,是故得此苦報,豈關現在作善,而招惡報。……」。筆者過去也聽聞有人言: 「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所以現世間,為善之人,人所讚歎,人所尊重,未來必招樂果。由此可知,人必須透過「修行」,行善斷惡,行十善(註1),如能使「善根力」強,甚至可在此生中避禍,止十惡,這也是古德袁了凡於「了凡四訓」的啟示;而在來世,必招樂果,這也就是修行的積極意義。
    所以,人如果明白上述「六道輪廻」、「因果報應」的道理,就可以明白人生是以「修行」為目的,而修行是透過「利他」而「自利」,所以人要以感恩的心和其他人同心協力,一齊前進,與人為善,開朗堅定,關懷他人,培養柔軟的心,願付出努力、「知足」,不自私、不貪求。

四、如何修行?
    如上所述,修行不外是「止惡修善」,人之行惡乃因「貪、瞋、癡、慢、疑、邪見」的作祟,透過「身、口、意」而造惡,所以要止惡修善,就必須回歸自性,開啟智慧,讓自己的靈性昇華,其方法則為行「八正道」(註2),修菩薩行,具體而言:
1、布施:布施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使自己擁有一顆為世間、為人類的「利他心」。
2、持戒:戒除不可為的惡行,透過「戒律」,為自己的「身、口、意」,劃出紅線,不逾越紅線造惡!
3、精進:努力工作、努力修行,不懈怠,像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一生努力經營,照顧員工、關懷社會、幫助弱勢,這也是「精進」的呈現。
4、忍辱:不怕困難,忍耐到底,不因逆境而起瞋恚之心,隨時懷抱感恩之心,逢逆境也要做「逆增上緣」之想!
5、禪定:在紛忙的生活中,要讓自己有一顆澄淨之心,才可能照見自己,集中精神,讓自己「止觀雙運」!
6、智慧:透過上述五種方法,讓自己進入開悟的境界,使自己靈性昇華!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人在這一生中切勿虛度,而應把握「人身難得」的機緣,利用工作及生活努力「修行」,善待周遭所接觸的有緣人,廣結善緣,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廣修福慧,讓自己運用正確的心態及生活態度,發揮生命的正面意義及積極的價值。
    況且當前的世界,因人類的物慾橫流,又在經濟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貧富差距日益嚴重,財富資源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導致地球環境生態也嚴重失衡。人類務必靜下心來,關心弱勢發揮和平的精神,提倡均衡發展,藉以邁向「世界大同」!

註1、十善即十種的善業,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註2、八正道即八條聖者的道法,包括: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聲聞乘中的果位分為四果,阿羅漢為其中的最高果位;另外「須陀洹」為初果名,「斯陀含」為第二果名; 「阿那含」為聲聞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

贈書小啟:李永然律師律師等著「司法與租稅人權」法律手冊欲贈讀者,凡附回郵拾元,寄台北市中型信封,寄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2段9號7樓永然文化公司收即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