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7112627901_0001.jpg                                                                                           文◎李永然律師

一、世人何以要求道及修行?

  台灣的宗教非常發達,儒、釋、道、耶、回教皆有人信仰,甚至還有各種不同的法門,而台灣《憲法》第13條也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各種宗教都勸人為善,而諸多古德也都教世人努力求道及修行,筆者也曾先後在「中華道宗」刊物撰文,希望大家都能重視此一問題。天元宮無極法門向來強調「以道為宗天下平,以德為光普化靈」,足見修行的重要。再者,如果具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觀念的人更加體認「人身」難得,且易於修行,如果能利用這一世好好修行,成就道果,即可離苦得樂,出「三界」(註1),而不再於「六道」中輪迴;否則,一旦不慎於下一世墜入「三塗惡道」(註2)時,非但受苦,難於修行,還恐無出期,難以回復「人身」。

  對此問題,釋迦牟尼佛於《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以世人在世間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也以五欲財利故,而受種種苦,又因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將來因果報應,恐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世人竟陷溺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也不生厭,而不求「解脫」(註3),猶如「三界火宅」,釋迦牟尼佛為拔眾生苦難,以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世人遊戲,透過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註4),希望眾生能聞佛法信受,勤修精進,而速出三界、自求涅槃;簡言之,既然人身難得,自當把握因緣,讓自己能出三界,不再受輪迴之苦,進而離苦得樂!

二、為何世人求道及修行,困難重重

  既然求道、修行如此重要,何以有些人卻不能加以重視?記得自己從小的學習,就是被灌輸要做大官、賺大錢、爭出名,這種「名、權、利」是令世人相當欣羡,且用一生的性命去爭取,如果世人覺悟,回復本具的「自性」(覺性),才知道這是錯誤的知見,想要回頭時已是百年身!何以人的修行如此難?因為人是在「欲界」中,孔子在《禮記》中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更言:人有二十難,即(1)貧窮布施難,(2)豪貴學道難,(3)棄命必死難,(4)得睹佛經難,(5)生值佛世難,(6)忍色忍欲難,(7)見好不求難,(8)被辱不瞋難,(9)有勢不臨難,(10)觸事無心難,(11)廣學博究難,(12)除滅我慢難,(13)不輕未學難,(14)心行平等難,(15)不說是非難,(16)會善知識難,(17)見性學道難,(18)隨化度人難,(19)睹境不動難,(20)善解方便難(註5)。

  由上述的二十難,可知生長在當前「末法時期」的世人,一方面未生值佛世,難以聽聞佛法,又因貪、瞋、癡、慢、疑、邪見,加上「色、受、想、行、識」五陰覆蓋,致本具的「清淨心」,成一「無明」(註6)的妄心,再加上「善知識」難會,導致障礙修行,致求道、修行也困難重重!

三、透過那些方法有助於修行?

  瞭解修行的困難,而修行又如此重要,究竟要如何才能有助於修行?筆者自出生迄今已逾六旬,在執行律師業務的工作中,見到當事人相互間或公部門與民眾間的種種,也深感修行不易,不斷地從聖哲之言去推求方法,基於「依法不依法」,也自佛經中探尋究竟之道,在此野人獻曝,提出以下六點看法:

  (一)尋求善知識:修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有「善知識」指點迷津、自有助於自已的修行,透過「聞思修」,進而明心見性,「見性」才能成佛;《六袓壇經》有一四句偈云:「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見性」的重要即由此可見。

  (二)斷欲去愛:《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佛又言:「…人以愛欲,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所以《大佛頂首楞嚴經》中也有云:「純想即飛,純情即墜」,足見想求道及修行,為了避免「情重」,「斷欲去愛」是必要的!

  (三)止十惡,行十善,三業清淨:人的修行必須經常自我反省,而且要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使它們不再造惡業,如能止十惡即行十善,即能有助於身、口、意三業清淨。《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

  (四)運用六度波羅蜜,「戒定慧」三無漏學:「六度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及「智慧」;這是到達彼岸即成佛的智慧。有些人以為修行只要「行善」,殊不知「行善」是布施,布施有助於累積「福德」,但是成佛必須「福慧雙修」;所以,一定要能「持戒」,透過持戒,使自己止惡防非,不再造惡業,且透過持戒方能有「定」(註7),進而由定生慧,定慧等持。

  (五)淨心守志並奉道:《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足見世人修行宜斷欲去愛,淨心守志守真而行道,自然較能使自己的修行有所成就!

  (六)認知無我,行無為之道:《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都既無,其如幻耳。因而,世人不必執著,誠如《佛說八大人覺經》中也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為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修行即應瞭解,心即是佛,要行「無為之道」,即「無為心」,而無為心即真如心,發起菩提心,則人的無明袪除,業障消除,方顯「真心」(註8)。

四、結語

  近年來,在台灣光怪陸離之事層出不錯,如詐騙手法的翻新,捷運車廂殺人、販毒、吸毒、酒醉駕車…等等,令人感到人心不苦,世道崩落;而在海外也不遑多讓,如IS的恐攻、各地的殺警爆炸案…等等,顯示末法時期之可怖;因而世人更應值此當兒,努力各自修持,自我提升,並本於自利利他,喚醒群倫,讓已逐漸沈淪的娑婆世界能向上提升,切勿再沈淪,俾未來能共同邁向「大同世界」!        《本文刊於中華道宗季刊105年9月第39期第42-44頁》

註釋:
  註1、三界即「欲界」、「色界」及「無色界」。

  註2、「三塗」即血塗、刀塗及火塗;血塗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殺,或互相吞食之處;刀塗是「餓鬼道」,因餓鬼常在飢餓,或刀劍逼迫之處;火塗是「地獄道」,因地塗常在寒冰,或猛火燒煎之處。參見陳義孝編:佛學小辭典,頁124,2004年9月2版1刷,方廣文化公司出版。

  註3、解脫又稱「涅槃」,就是脫離束縛而得自在。

  註4、釋迦牟尼佛於《妙法蓮華經》中是隨機方便,而講「三乘」,但一切法門無非是成佛之道,歸宗究極,唯有「一乘」,或稱「大乘」;參見印順導師著:成佛之道(增注本),頁57,民國92年9月三刷,正聞出版社出版。

  註5、釋證嚴於「講述四十二章經」中,強調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離這二十難;所以,人們要時時不斷自我反省,若能在這「二十」種困難逆境中奮力上游,就能漸入聖賢的境界;反之,若是隨順世情,就會順生死而無法自拔。參見釋聖嚴講述:四十二章經,頁104~105,2009年2月初版三十四刷,慈濟文化出版社出版。

  註6、《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註7、《大佛頂首楞嚴經》提到必須透過四清淨明晦,即戒殺、戒盜、戒淫、戒妄,進而有定。

  註8、慧明法師講示,陳耀智記述:慧明法師開示錄,頁85~90,2014年12月,財團法人采盟文教基金會借印。

..........................................................................................................................................................

 

  人生難脫生、老、病、死、苦,打從一個人出生、成長、學成、工作,而後組織家庭,一路行來,無不屢遭挫折與挑戰。於職場失意者,或面臨謀職不順、工作不力、失業、資遣、退休金無著等窘境;成家立業後,又可能陷入不孕之苦,或遇子女受教難行為乖張……等。

  當人生面臨種種橫逆時,如何處變不驚,緊守定、靜、安、慮、得的從容態度?實屬不易。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李永然律師執業三十餘年來,每每目睹人際之間各種爭執的上演,究其原因,多為事件當事人固持己見,不思己過,以致衝突爆發,僵局難解。

  遭逢「逆境」,究當如何轉逆為順,以得輕安自在?或縱處逆境,也能視之逆增上緣、樂觀以對?唯有仰賴「修行」──修持自信,袪除分別心,存養平等心、慈悲心,進而清淨心可得,一生充滿法喜。

  李永然律師發心將最近撰寫的相關文章彙編成《圓滿生活修行手冊》,該手冊在次第上的安排,以〈人為何要修行〉、〈生活即修行〉、〈修行途徑〉作為分享的核心,冀求讀者從其援引的日常實例、佛典奧義中,涓滴感受今生修行的重要,進而領略修行的入門之道。

  《圓滿生活修行手冊》由善心人士「無名氏」與永然法律基金會共同捐印,期在昏瞶的塵世中帶給諸多有緣人正向思維,覓得安頓身心的法門。欲索取者,請來函附上10元中型回郵信封(16cm×22cm以上),註明手冊名稱,寄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7樓永然法律基金會收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