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意人遇上佛陀
家有家法,國有國法,佛有佛法,商有商法。一個做生意的營利事業,談起佛法,是否就必須關起門來,遠離紅塵,修心養性,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當和尚遇上鑽石》一書作者佛學博士麥可.羅區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在印度鑽研佛法長達二十一年,期間他的上師建議他回到美國接受「經商」的修持考驗,他選擇進入競爭壓力龐大的鑽石業,親身實踐將佛法融入商場,消弭出世及入世間的鴻溝,終於獲致成功的事業和積極的人生。他認為經商之道,第一當然就是要賺錢,其次是要樂在其中,第三是要透過經商,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這些理念看起來,跟佛法似乎沒什麼相關,甚至充滿銅臭味,實際上卻是佛法「利他為重,實用為先」的實踐──金錢本身沒有罪過,有了錢,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服務眾生;如何賺取、看待金錢的過程,才是需要試煉的人生修行。
在商場上沉浮多年,每天拚業績爭地盤,不免有所感觸──到底人生何所為?二十多年前,因緣際會參加法鼓山菁英禪三,接受佛法薰陶,禪坐四天三夜,不言不語,隔絕外事,清心寡欲,聆聽開示,對於日後的生涯有了新體驗。
一般管理學上的PDCA 模式──Plan、Do、Check、Act,大家都懂,實用性十足,但似乎something missing。直到接觸佛法,才知道「佛法」正可彌補「商法」的不足。佛家講「信、願、行、證」,對照PDCA-Plan (願)、Do(行)、Check Act(證),missing的原來是「信」,唯有「信」念,才能把持目標,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必要之時,見招拆招,卻不失原則。
孫子兵法也說「道天地將法」,其中的「道」,跟「信」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國之君仁民愛物則深得人心,上下同欲,百姓必與之生與之死而不畏危。商場上也是一樣,一個公司想贏得商機,同仁對企業必有共同的願景目標,「利己」,更要「利他」。
做生意難免有起有落,隨時都要面對新的挑戰。心態,成為是否能夠跨越逆境的關鍵。順境逆境皆考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執著其中,不為境所困,因智生慧,如如自在。「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當生意人遇上佛陀,能自無明中得開悟;當商法遇上佛法,方由萬法中見圓融。
和泰興業董事長 蘇一仲
2019年1月24日
............................................................................................................................................................
作者:李永然
出版日期‧2019/04初版
書號:S1D01
定價:320元
本書作者執律師業多年,辦過各式各樣的案件,見過各式各樣的當事人,也陪著當事人經歷一場又一場的訴訟煎熬。遇到太多不可思議、無法理解的事,最後在佛法中找到真理。並透過與當事人間的了解與溝通,借機攬鏡自照、不斷反省自我。於是他從一位執業律師的角度,結合佛法及法律的觀點,討論案件、針砭時事。讀者透過本書可瞭解法律知識,也能夠深刻體會佛法給世人的道理,進一步認識佛法、學習佛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