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然
1.日前閱讀Arthur C. Brooks著,許恬寧譯「重啟人生」一書,作者因發現許多職涯勝利組的人,其實私下卻很痛苦,他把這現象稱為「奮鬥者的詛咒」(striver's curse);亦即一向努力表現傑出的人,最後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恐懼又無法避免的衰退。作者透過研究,尋找出可逃離詛咒的方法,希望透過制定改變的策略與步驟,讓自己人生的下半場,不僅不會感到失望,還會比上半場更快樂、更有意義,透過這過程徹底改變人生,踏上「重生之旅」。
2.由於人到中年後,「前額葉皮質」的效率會下降,包括快速分析、創新、創意的能力會變差,造成人的衰退,人必須坦然接受衰退,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3.衰退會帶來痛苦是會讓自己深感自己不再重要,籠罩在痛苦之中,許多功成名就的人因為害怕衰退,不滿成功的時刻愈來愈少,造成情緒的不滿及不快樂。
4.對於這問題,作者建議應接受過去帶來成功的元素,在未來將不再有效,培養「新強項」和「新技能」,同時自己還要轉換成「新思維」。
5.既然衰退無從避免,我們就要了解並拓展自己的「新長處」,勤加練習,就能把往日榮光的衰退,轉換成不可思議的「新成功」。
6.年齡愈大,更擅長結合複雜的觀念並加以運用,年長者擅長運用已知的概念,也增強對外表達的能力,更擅長詮釋他人提出的點子。
7.心理學家卡泰爾於《能力》一書中,假設人類同時具備兩種智力,但上升時段卻出現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兩種智力,即:
(1)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即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即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庫存的能力。
對於這兩種能力,卡泰爾形容:「從概念上說,流體智力是解析抽象問題的脈絡化能力,晶體智力則代表人在一生中透過涵化(acculturation)與學習所獲得的知識。」
所以,流體智力帶來創新的能力,晶體智力帶來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
8.人不要老是渴望「成功」,太過於渴望成功,將會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與幸福,去追求「名利」帶來的掌聲與讚揚。
9.作者他後來知道要走「第二曲線」,辭去工作,跳進「閾態」(liminality),改為從事更側重「晶體智力」的職業。此外,他擺脫「執著」,花更多時間培養「親友關係」,並強化「性靈生活」,發誓不再「物化」自己,坦然接受「脆弱」,了解自己的新使命,致力於「輔助」他人。
他在書中最後用六個字做為「六字訣」,即:
(1)用物:東西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愛」的;
(2)愛人:「愛」是留給人的,人如果愛「物品」就會「物化」自己,人也不要崇拜自己。
(3)敬天
10.本書很具啟發,值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