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2月16日下午赴十方大覺禪寺,參加地藏寶懺法會,此次法會誦「地藏寶懺」上卷。
1.懺法乃為令一切眾生破除「煩惱」,成對治益,而見懺法。亦令一切眾生從「戒定慧」,自「聞思修」,成五根力,得生善法。
97年2月16日下午赴十方大覺禪寺,參加地藏寶懺法會,此次法會誦「地藏寶懺」上卷。
1.懺法乃為令一切眾生破除「煩惱」,成對治益,而見懺法。亦令一切眾生從「戒定慧」,自「聞思修」,成五根力,得生善法。
山海天人‧心遊法界
心道法師著‧靈鷲山基金會附設出版社出版
文殊菩薩小百科
釋見介著‧橡樹林文化出版
96年12月1日下午2時前往基隆十方大覺禪寺參加「地藏菩薩本願經法會」,友人馮曉原等也一起前往。
《地藏菩薩本願經》共分上、中、下三卷。
動靜皆自在
聖嚴法師著‧法鼓文化公司出版
1、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2、心願差別之相有八,即「邪」「正」「真」「偽」「大」「小」「偏」「圓」。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惟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心,如是發心,名之為「真」;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一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弘一大師俗名李叔同,他原本是最早用五線譜作曲,並把西洋音樂引入師範音樂教學,有人稱他為「中國近代藝術之父」;而他皈依佛門後,精研律學,弘揚佛法,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想瞭解弘一大師的學問、思想,可看「李叔同的佛語禪心」,或「弘一大師選集」中的任何一書。
今日上午九時即前往普得精舍參加「梁皇寶懺法會」,此次法會誦到「第七卷」,該卷中強調「八難」致眾生輪迴生死,不得出離,但「難」之為語,罪在於心,若「正心」,則無復八難。
其次,眾生應緣念三寶,因有三寶,才具有信心,六根清淨,無諸煩惱,因而眾生要報佛恩,報佛恩就要發菩提心,立四弘誓,造無量緣,莊嚴身相,修淨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