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晚間7時,臺北企業經理協進會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企業經理精進讀書會」舉行第193場,本次研討的書籍為天下文化出版的《不受傷創業》一書,李永然律師將以臺北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身分出席並擔任引言人,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呂毓卿秘書長主持,政治大學專任教授暨ESG產學聯盟執行長顏敏仁為導讀人、金仁寶管理服務公司行政處長洪國基為與談人,以哈佛商學院的6堂必修課,幫助新創企業避開失敗陷阱,建立穩定獲利的成功事業。
《不受傷創業》一書由Tom Eisenmann著,林俊宏翻譯,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李永然律師針對本書內容進行分享如下:
1.本書作者投入一切心力,找出「創業為何會失敗」的真正理由,作者希望為「創業團隊」提供一些「工具」,讓他們可以從中學到寶貴的經驗,避免錯誤。
2.作者發現有兩種方式能讓人們從挫敗中學習;一種是親自體驗挫敗,另一種則是觀察他人的錯誤。
「親自體驗挫敗」靠著「反思」過程,學到寶貴的教訓,但學習要發揮最佳效果,還得搭配幾個條件:(1)能夠頻繁且迅速得到回饋,(2)因果關係清楚穩定,(3)挫敗不會引發過度強烈的感情而讓人思緒混亂。可是前述三個條件,在「新創」是不太可能。
因而還是要靠著觀察他人的錯誤進行觀察學習(Vicarious learning),而不必事事親自體驗,透過了解「案例」就能為創業者提供有力的協助,事前預見並避開失敗,尤其是「差點失敗」的案例特別能讓人學到教訓。
3.作者將創業失敗依階段分為:(1)創業起跑中有三大失敗模式:(a)神點子,豬隊友;(b)起跑失誤;(c)假陽性。
另外(2)「創業晚期」也有三大失敗模式:(a)速度陷阱,(b)缺少援助,(c)必須一再創造奇蹟。
① 神點子,豬隊友:影響新創企業成否與否,除了創辦人外,還有許多人都可能導到創業失敗,包括員工、策略合作夥伴,投資人等。
② 起跑失誤:在設計最小可行產品之前,忘了先調查客戶需求,製造出沒有抓到重點的最小可行產品
③ 假陽性:乃指有少數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對產品極為熱情,於是讓創業者誤以為主流市場必然反應熱烈,於是全力開始推進。
④ 速度陷阱:犯下速度陷阱錯誤的新創企業,都是自以為看到某個美麗的機會,樂見許多早期採用者樂愛這次產品,快速建立口碑,不用任何行銷費用就吸引來更多顧客,其實是需要再擴大客群,進軍新的市場區隔,才能持續成長,此時需要砸重本行銷。
⑤ 缺少援助:有些新創企業到了晚期碰上兩種資源短缺:a)資金短缺,b)缺少適當的高階管理團隊。
⑥ 必須一再創造奇蹟:有些新創企業必須一再克服一些挑戰,每一項挑戰不成功便成仁。(P.24)
4.本書作者除了先探討新創企業失敗的原因,轉向創業者如何面對失敗。即著重於創辦人在公司倒閉後,如何維持各種關係?又怎樣從失敗中恢復、東山再起?
5.本書作者在第三部探討如何決定壯士斷腕,並提供處理停業流程的建議,同時又讓創辦人了解該如何管理情緒、釐清究竟發生什麼事,並且從中學到教訓,知道接下來該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