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宗教 (170)
- Nov 27 Fri 2009 12:02
戒淫
- Nov 18 Wed 2009 10:48
在寧波「阿育王寺」內,買了一本「慈悲目連寶懺」
2009年11月上旬,我前往浙江寧波,在參觀「阿育王寺」時,順道看了寺內擺設台,有人販賣經典,其中有一本「慈悲目連寶懺」,該書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也把握此一機緣,請購了一本。
1.該寶懺中提及,善男子善女人,能生信心,皈依「三寶」,先修「十善」。何名「十善」,一者奉供三寶,二者孝順父母,三者恭敬師長,四者受持齋戒,五者敬愛兄弟,六者和睦鄰里,七者濟貧救苦,八者恤孤念寡,九者放諸生命,十者讀誦經典。
2.此「末世」,信佛者少,敬神者多,喜捨者少,慳吝者多,智慧者少,愚癡者多。善男子善女人,能依佛說,改惡修善,入正法門,不復沈淪生死海中,是則名為「有力量人」。
- Oct 28 Wed 2009 10:58
讀「大集地藏十輪經」福田相品第七之一
1.菩薩摩訶薩有十財施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2.菩薩摩訶薩,修行財施波羅蜜多時,於妙五欲,心無染著,自所攝受一切樂具,普能施與一切有情;依普攝受諸有情心,依自忍受一切苦心,依滅一切有情苦心,依與有情大湼槃心而行布施,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3.菩薩摩訶薩有十法施大甲胄輪。菩薩摩訶薩有十財施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連能獲得日燈光定;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 Oct 12 Mon 2009 10:20
參加楞嚴經法會
2009年10月10日下午2時,與好友李金濤及親友一起參加在基隆十方大覺寺的楞嚴法會,此次法會誦第十卷,並進行「放大蒙山」,參加人數眾多,由見悟法師主持。
在第十卷中,特摘其要如下:
- Oct 08 Thu 2009 09:51
達摩寶傳
- Sep 28 Mon 2009 10:48
森林裡的一顆樹
森林裡的一顆樹
阿姜 查‧法園編譯群編譯
1.本書內均為阿姜 查的譬喻,取自於下列出版品:(1)菩提智;(2)解脫味;(3)我們真正歸宿;(4)定的修習;(5)生活中的佛法;(6)心靈的資糧;(7)寧靜的森林水池;(8)與師父阿姜 查的生活。
- Sep 22 Tue 2009 09:34
讀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有感
讀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有感
1.眾生一一類中,各各具十二顛倒,亂華發生,立「三漸次」,方得除滅。云何名為「三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2.云何「助因」?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 Sep 21 Mon 2009 10:21
何來阿姜 查
- Sep 16 Wed 2009 10:41
僧心話語
- Sep 08 Tue 2009 10:17
參加楞嚴經法會,誦第九卷
2009年9月5日下午赴基隆十方大覺寺,參加「楞嚴經法會」,由見悟住持法師主法,誦楞嚴經第九卷。
1.經中談到「梵眾天」、「梵輔天」及「大梵天」這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初為「初禪」。
2.經中另談到「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
- Sep 07 Mon 2009 09:59
心地法門
- Sep 01 Tue 2009 10:44
金剛心總持論(金剛果論)
金剛心總持論(金剛果論)
後趙天竺僧佛圖澄譯‧和裕出版
1.云何名「金剛心」?「此心人人本有,個個不無,是諸眾生自知自覺本等之心。…一切善惡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樂,自心造惡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佛由心成,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禍由心為。…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自心流出,無窮無盡,不壞不雜,故名金剛心。悟此心者,名悟佛心。」
- Jul 16 Thu 2009 10:48
演音禪師開示錄、自修演講錄
演音禪師開示錄、自修演講錄
演音禪師著‧佛壽山大圓覺禪寺
1.演音禪師於民國三年出生於台灣屏東內埔,14歲時在獅頭山金剛寺出家,隨侍於圓瑛上人,20歲時於天童寺受具足戒,民國86年3月入滅,安奉於湖北當陽玉泉寺。
- Jul 14 Tue 2009 10:50
讀楞嚴經第六卷
讀楞嚴經第六卷
1.楞嚴經為一開悟經典,非常重要,其第六卷中,佛告阿難,「修行」,即「三無漏學」,應「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2.佛又告阿難,「攝心」就是「戒」。六道眾生,須心不淫,方不致於生死相續。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欲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
- Jul 08 Wed 2009 10:49
參加楞嚴經法會(誦大佛頂首楞嚴經)
2009年7月4日下午3時,我前往基隆十方大覺寺,參加大佛頂首楞嚴經法會,此一法會由見悟住持法師主持。
當天誦第七卷,法會中並由見悟住持法師開示。
- May 09 Sat 2009 19:36
道學政─論儒家知識份子
道學政─論儒家知識份子
- Apr 28 Tue 2009 10:27
華雨集(五)
- Apr 27 Mon 2009 11:10
華雨集(四)
華雨集(四)
印順著‧正聞出版社發行
1.本書共彙集11篇印順法師之大作,(1)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2)法海探珍;(3)中國佛教瑣談;(4)淫欲為道;(5)佛法中特別愛好的數目;(6)辨法相與唯識;(7)談法相;(8)苦痛與知識;(9)道在平常日用中;(10)談佛法的宗教經驗;(11)佛學大宗。
- Apr 24 Fri 2009 10:26
華雨集(三)
華雨集(三)
印順著‧正聞出版社發行
1.本書共有七篇印順法師的大作。(1)論提婆達多之「破僧」;(2)王舍城結集之研究;(3)論毗舍離七百結集;(4)阿難過在何處;(5)佛陀最後之過誡;(6)修定──修心‧唯心‧祕密乘;(7)讀「大藏經」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