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宗教 (1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Nov 27 Fri 2009 12:02
  • 戒淫


夢醒居士編著‧寧波育王寺倡印

1.皈依成佛教徒,有些進而受戒,如受「五戒」,即包括:戒殺、戒盜、戒妄語、戒淫、戒酒。所以「戒淫」屬「五戒」之一。一旦受持五戒,則須戒除「邪淫」。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11月上旬,我前往浙江寧波,在參觀「阿育王寺」時,順道看了寺內擺設台,有人販賣經典,其中有一本「慈悲目連寶懺」,該書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也把握此一機緣,請購了一本。

1.該寶懺中提及,善男子善女人,能生信心,皈依「三寶」,先修「十善」。何名「十善」,一者奉供三寶,二者孝順父母,三者恭敬師長,四者受持齋戒,五者敬愛兄弟,六者和睦鄰里,七者濟貧救苦,八者恤孤念寡,九者放諸生命,十者讀誦經典。

2.此「末世」,信佛者少,敬神者多,喜捨者少,慳吝者多,智慧者少,愚癡者多。善男子善女人,能依佛說,改惡修善,入正法門,不復沈淪生死海中,是則名為「有力量人」。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菩薩摩訶薩有十財施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2.菩薩摩訶薩,修行財施波羅蜜多時,於妙五欲,心無染著,自所攝受一切樂具,普能施與一切有情;依普攝受諸有情心,依自忍受一切苦心,依滅一切有情苦心,依與有情大湼槃心而行布施,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3.菩薩摩訶薩有十法施大甲胄輪。菩薩摩訶薩有十財施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連能獲得日燈光定;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10月10日下午2時,與好友李金濤及親友一起參加在基隆十方大覺寺的楞嚴法會,此次法會誦第十卷,並進行「放大蒙山」,參加人數眾多,由見悟法師主持。

在第十卷中,特摘其要如下: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摩寶傳

亮米有限公司承印(民國93年9月印刷)

1.本書共收錄「達摩寶傳」(上卷、下卷)、達摩祖師血脈論、悟性論、破相論等文。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森林裡的一顆樹

阿姜 查‧法園編譯群編譯

1.本書內均為阿姜 查的譬喻,取自於下列出版品:(1)菩提智;(2)解脫味;(3)我們真正歸宿;(4)定的修習;(5)生活中的佛法;(6)心靈的資糧;(7)寧靜的森林水池;(8)與師父阿姜 查的生活。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有感

1.眾生一一類中,各各具十二顛倒,亂華發生,立「三漸次」,方得除滅。云何名為「三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2.云何「助因」?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來阿姜 查

阿姜 查著‧法園編譯群編譯‧法耘出版社出版

1.良好的「修行」是要非常誠懇地問自己:「我是為什麼而生的?」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好好地問自己這個問題。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僧心話語

阿姜 蘇美多著‧法園編譯群編譯‧法耘出版社出版

1.佛法是了解苦、苦集、苦滅以及滅苦之道。「欲望」和「苦」是一體兩面。生命中所有的問題皆來自於「貪著」及執取欲望之火。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9月5日下午赴基隆十方大覺寺,參加「楞嚴經法會」,由見悟住持法師主法,誦楞嚴經第九卷。

1.經中談到「梵眾天」、「梵輔天」及「大梵天」這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初為「初禪」。

2.經中另談到「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地法門

傳布比丘講述‧松鶴印刷公司承印

1.心地法門,就是一個「心性」。「心、佛與眾生,三無差別」。學佛法,要一切都保持「清淨心」。修心地法門就是要返觀內照。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剛心總持論(金剛果論)

後趙天竺僧佛圖澄譯‧和裕出版

1.云何名「金剛心」?「此心人人本有,個個不無,是諸眾生自知自覺本等之心。…一切善惡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樂,自心造惡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佛由心成,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禍由心為。…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自心流出,無窮無盡,不壞不雜,故名金剛心。悟此心者,名悟佛心。」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演音禪師開示錄、自修演講錄

演音禪師著‧佛壽山大圓覺禪寺

1.演音禪師於民國三年出生於台灣屏東內埔,14歲時在獅頭山金剛寺出家,隨侍於圓瑛上人,20歲時於天童寺受具足戒,民國86年3月入滅,安奉於湖北當陽玉泉寺。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楞嚴經第六卷

1.楞嚴經為一開悟經典,非常重要,其第六卷中,佛告阿難,「修行」,即「三無漏學」,應「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2.佛又告阿難,「攝心」就是「戒」。六道眾生,須心不淫,方不致於生死相續。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欲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7月4日下午3時,我前往基隆十方大覺寺,參加大佛頂首楞嚴經法會,此一法會由見悟住持法師主持。

當天誦第七卷,法會中並由見悟住持法師開示。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學政─論儒家知識份子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雨集(五)

印順著‧正聞出版社發行

1.印順法師在大乘佛法,以「性空」為主,兼攝唯識與真常;在精神上、行為上,倡導青年佛教與人間佛教。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雨集(四)

印順著‧正聞出版社發行

1.本書共彙集11篇印順法師之大作,(1)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2)法海探珍;(3)中國佛教瑣談;(4)淫欲為道;(5)佛法中特別愛好的數目;(6)辨法相與唯識;(7)談法相;(8)苦痛與知識;(9)道在平常日用中;(10)談佛法的宗教經驗;(11)佛學大宗。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雨集(三)
印順著‧正聞出版社發行

1.本書共有七篇印順法師的大作。(1)論提婆達多之「破僧」;(2)王舍城結集之研究;(3)論毗舍離七百結集;(4)阿難過在何處;(5)佛陀最後之過誡;(6)修定──修心‧唯心‧祕密乘;(7)讀「大藏經」雜記。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雨集(二)

印順著‧正聞出版社發行

1.佛法修行,主要是「戒、定、慧」;定與慧的修習是瑜伽行,專於修習定慧的,是「瑜伽者」。

李永然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