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然律師
在台灣借用他人名義登記財產的事時有所聞,例如:借用他人名義開設「銀行帳戶」使用、借用他人名義購置不動產、借用他人名義登記成為公司股東…等等,真可謂琳瑯滿目,無怪乎有人常說台灣充斥著「人頭文化」!
所謂「借名登記契約」是存在於「出名人」(俗稱:人頭)與借名人之間,此種契約是雙方互相約定,一方以他方(出名人)名義登記為特定財產的權利人,但「借名人」自已則仍保留特定財產的使用,收益及處分的權限,而他方(出名人)允為擔任特定財產之權利登記名義人的契約。
這種契約在台灣民間社會常被採用的原因,不外「規避法律上有關取得不動產物權的資格限制」(如:農地、原住民族保留地、國民住宅…)、「避免稅捐負擔的加重」、「為避免借名人之債權人將來可能的強制執行」、「為隱藏借名人的財產狀態資訊」…等(註1)。
由於借名登記涉及「財產權益」,有些「出名人」(人頭)因見人錢財起了貪念,竟然於「借名人」要求返還時,卻想據為已有而拒絕返還,這種案件近來時有所聞,以下謹先舉兩個案例。
【案例一】吞老闆30筆農地,該名人頭老員工被判4年徒刑
2024年4月1日自由時報刊載有一張姓員工任職於新北市甲公司,該公司曾老闆多年前購買30筆位於新北市貢尞區的「農地」,借用具有「自耕農身分」的張姓員工名下(註2),未料曾姓老闆往生後,曾老闆的繼承人要求返還,張姓員工霸占土地,並向地政事務所謊報「所有權狀」遺失而申請補發。曾姓老闆的繼承人不得已向地方檢察署提出「刑事告訴」,追究老員工張男涉及《刑法》第342條「背信」罪、第214條「明知不實事項使公務員為不實登載罪」(註3);台灣基隆地方法院法官於調查、審理、辯論終結後,判決張男有罪,並宣告有期徒刑四年(註4)。
【案例二】朋友合買農地,借名其中一人登記,透過打官司要回
2024年3月28日自由時報刊載周男與楊男二人為朋友,於36年合資購買台南市一處農地,二人各擁有一半土地所有權的權利,周男的份額借用楊男名義登記,周男想結束「借名登記」關係,要楊男返還該農地所有權應有部分1/2,並移轉登記於周男名下;未料於長達22年期間多次催討,楊男「利令智昏」置之不理,周男迫不得已向台灣台南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官判決認為:該「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在原告周男的民事起訴狀送達於被告楊男時,即已因終止借名契約而告結束,可類推適用《民法》「委任關係」(註5),原告周男請求將一半的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追還,於法有據,乃判決被告楊男應返還(註6)。
由上述兩個案例可知,為人務必「守信用,重然諾」,切勿見利起貪念,人都追求「美好人生」,人快樂才是美好人生,因快樂才會健康、長壽,而人要「快樂」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夫妻關係、父母子女關係、僱主員工關係、職場同事關係、朋友關係、社群關係),像「案例一」傷害了雇主與員工的關係,「案例二」傷害了朋友關係。人為錢財,務必取之有道,在佛法中「貪、瞋、癡」有「三毒根」之稱,「貪財」往往使人倍增痛苦,故《佛說八大人覺經》也強調:多欲為苦,生死疲勞,人務必要知足,才能常樂。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如此才能建立自已的「信譽」,像案例一的張姓員工,案例二的楊男自以為聰明,未料其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自已的貪財行為,非但破壞人際關係,損害信譽,還為自已招來民刑事法律責任,誠可謂極為不智!
註1、李永然等著:借名登記、信託與家族傳承規劃法律手冊,民國112年10月,永然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註2、《土地法》第30條前段原規定:「私有農地所有權之移轉,其承受人以能自耕者為限…」,該條文已於民國89年1月26日刪除。
註3、《刑法》第342條第1項:「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已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本人之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本人之財產或其他利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刑法》第214條:「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註4、參見吳昇儒撰:「吞老闆30筆農地 借名老員工判4年」乙文,載2024年4月1日自由時報A7版。
註5、《民法》第528條:稱委任者,謂當事人均定,一方委託他方處理事務,他方允為處理之契約。
註6、參見王俊忠撰:「催討22年無果 打官司要回」乙文,載2024年3月28日自由時報A1版。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
台北所: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7樓之2
電話:(02)2395-6989
.........................................
作者:李永然律師、李廷鈞地政士、劉芝容地政士
書號:1F24
定價:300元
大部分人努力一輩子,就是希望給下一代留下好的基礎。然而,若未好好處理身後的財產問題,那留下的就不是財富,而是一連串「剪不斷、理還亂」的紛爭了。能平穩的轉移財產,靠的是智慧與事先的規劃。遇到繼承事件時,除了傷悲外,更要妥善處理各項事宜,以免違法,甚而遭處罰鍰。本書分六大篇探討繼承相關問題,詳述台灣與大陸繼承權益及實務辦理、節稅規劃與報稅技巧。本書手把手,教你辦好繼承!
作者:李永然、黃振國合著
書號:1F22-1
定價:380元
遺產,是先人留給在世者的最後一份禮物,但要如何安排,才能合乎法律規定,而又不致成為遺族為錢反目的導火線?是每個有資產者或繼承人不可避談的事。
本書由專家為您把關,從繼承的意義、誰有繼承權、何謂應繼分、特留分、遺贈的效力、可否抛棄繼承、如何預立遺囑、誰可擔任遺囑見證人、誰來執行遺囑,到如何計算遺產價值、分割遺產、如何申報遺產稅、辦理繼承登記……等一系列繼承權益問題,有深入淺出的解析,是您未雨綢繆的最佳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