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民國103年3月15日自由時報A18版記者郭安家所撰「住了40年 這排老舊公寓竟是工業區」,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553巷52弄的56戶老舊公寓,完工40年來都做住宅使用,卻因政府疏漏仍登記為「工業區」,住戶陳情盼變更住宅區,政府長年推諉卸責,但周邊工業區、廠房卻一一變更成住宅區、松菸文創園區。如今住戶自行變更,還要回饋37%土地,生活空間所剩無幾。對此,都發局表示,將協助民眾爭取變更免回饋。
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及市民大道一帶為早年工業區,除松山菸廠,還有大台北瓦斯槽、唐榮台北機廠等廠辦。民國63年內政部擬定「台北市舊市區內工業區變更使用計畫案」,多數土地取消工業區,成了住宅區,幾年後又因人口增加,劃設為住四區。都發局都市規劃科長邵秀珮坦言,民國62年該處公寓還沒完工,可能是素地,導致該處分區被登記為工業區、成衣加工廠業;但隔年核發使用執照為住宅,而周邊區域也因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決議變更為住宅區,造成資料前後不一。
住戶黃先生說,民國83年行政院再公布「都市計畫工業區檢討變更審議規範」,核定工業區變更住宅區需回饋37%土地,但住戶幾乎都是24坪以下老舊公寓,變更後,生活空間所剩無幾。邵秀珮科長回應,會將相關資料呈報內政部,協助民眾爭取變更免回饋。
筆者認為政府當初因作業疏漏,導致將該地區未畫分成「住宅區」,如今居民欲變更分區卻須回饋土地甚為不妥,政府應採取較為寬鬆的個案審查,讓住戶得以變更免回饋。而該區屋齡也屆至40年,台北市政府甚至可以評估都市更新方式,一併重新規畫而該地區建物及分區,讓居民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空間。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李永然律師認為民眾的權益必須尊重及保障,如政府措施有疏漏時,宜從寬處理,俾保障民眾權益!
留言列表